【編者按】
橫亙陜西、內蒙古、寧夏三地的毛烏素沙地,是我國四大沙地之一。昔日的毛烏素,黃沙漫天,“沙進人退”。新中國成立后,經過幾代人數十年的治理,如今的毛烏素腹地,林木蔥蘢,綠色已成主色調。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再到“人沙和諧”,毛烏素變綠的秘密是什么?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兩山論提出15周年之際,人民網記者深入陜蒙寧三地,探訪當地干部群眾,推出“毛烏素變綠記”系列報道,展現三地的治沙舉措、成效,用一份“毛烏素治沙樣本”講述新時代生態文明的中國故事。
(注:干旱區的流沙堆積稱為沙漠,半干旱區的流沙堆積則稱為沙地。)
從空中俯瞰,毛烏素沙地橫亙陜蒙寧,穿越長城。
圖中紅框位置為毛烏素沙地。地圖來源: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毛烏素不叫沙漠,因地處半干旱地區且地面沒有完全被沙覆蓋,而且還分布著一些喬木和灌木,是中國四大沙地之一。根據200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圖集》顯示,毛烏素沙地位于鄂爾多斯高原東南部,面積5.55萬平方公里。占地比面積3.54萬平方公里的海南省還要大。
毛烏素本不是沙地,史料記載,唐代以前這里曾是茫茫草原,綠蔭成林,水草肥美。由于濫墾濫牧濫伐,生態惡化,榆林成了“廣長幾千里,皆流沙”,從荒漠演變成了沙地。
如今,穿行在毛烏素腹地,林木蔥蘢,綠色是主色調。活躍在陜西境內的2.4萬平方公里毛烏素沙地“前鋒”已經被完全控制。難以想象,70年前這里曾黃風肆虐,沙丘綿延。
在與沙漠抗爭的70年中,陜西榆林以年1.62%的荒漠化逆轉速率,不斷縮小著毛烏素沙地的面積,陜西的綠色版圖向北推進了400多公里。這片擁有1200年“沙齡”的毛烏素沙地是如何變綠的?記者一路探訪,找尋著當地干部群眾的治沙足跡。
與沙抗爭: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
榆林七里沙防沙治沙綜合治理示范區。人民網記者吳超攝
“三番五種九不收。”上世紀60年代,榆林沙區群眾生活艱難,“風刮黃沙眼難睜,莊稼苗苗出不全。黃沙壓田又埋房,沙進人退走他鄉”,陜西省治沙研究所所長石長春對當時的情形印象深刻。
“上世紀50年代,榆林流沙達到860萬畝,林木覆蓋率僅為0.9%,年入黃泥沙量為5.13億噸。”這一組數據反映了當時毛烏素的沙化程度。
老百姓“見沙怕”“見沙愁”,這該怎么破解?
64歲的席永翠是榆林治沙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1974年5月,54位18歲的姑娘為響應“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號召,成立了女子治沙連,席永翠便是其中的一員。
從此,席永翠便在沙漠里扎下了根,從班長、排長做到指導員,她與風沙打了多年的“游擊戰”。
治沙連一角。 人民網記者吳超攝
“狂風起,沙粒飛,一夜之間,門被沙丘埋了。”席永翠回憶道,“在望不到盡頭的荒沙里挖馬槽井,背樹苗,蓋柳笆庵子。”姑娘們靠著一把鐵锨、兩只手,開始了與沙漠的搏斗。
“三十里黃沙漫天吹,七十里路程到連隊,半個月種樹十五回,連隊四年咱不后悔。”這首歌謠席永翠現在還記得清清楚楚。從開始治沙時的4425畝沙地,到現在的14425畝林地,席永翠們用青春和汗水改變了家鄉的面貌。
治沙的接力棒代代相傳,如今治沙連第14任連長席彩娥,正是席永翠的侄孫女。
90后的席彩娥,從小聽著姑奶奶的治沙故事長大,從2012年起,她成為第14任女子治沙連連長。
如今的女子治沙連基地,已成為集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于一體的示范基地,每年有超過10萬人來這里參觀學習。
“和我姑奶奶治沙的時候比,其實現在一點也不苦。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治沙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繼續保護好我們的治沙成果”。
席永翠和第14任女子治沙連成員。 人民網記者吳超攝
70年來,無數的治沙人植綠沙漠,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如今,毛烏素沙地治理初見成效:沙區860萬畝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半固定,實現了區域性的荒漠化逆轉;年揚塵從100多天減少到10天以下,每年30多次的沙塵暴不再發生;可利用草地面積1833萬畝,紅棗經濟林170萬畝,構建了帶片網、喬灌草相結合的區域性防護林體系。
這些數據,就是一部榆林70年的治沙史。
2019年11月,榆林市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的稱號,榆林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完美蛻變。
科學實踐:從“防沙治沙”到“科學治沙”
神木張應龍的治沙地已經被林木覆蓋。人民網記者吳超攝
張應龍站在林地的瞭望臺上,環顧四周,林木正綠。18年來,這片處于毛烏素沙地中心的地方在他的堅守下,不斷發生著改變。
2002年,張應龍辭去外企高管職務回到老家神木縣治沙造林。
“治沙造林不能蠻干,得依靠科學技術”。張應龍腦子活絡,外企的經歷讓他有著與傳統做法截然不同的治沙邏輯。“個人的力量很有限,還得發動全社會參與進來”。
2004年,張應龍發起成立了“神木縣生態保護建設協會”,希望通過協會公益性的號召,動員更廣泛的社會力量參與。以協會為紐帶,他爭取到各類投資和捐助,并發展了1000多名協會會員參與到造林事業中。
張應龍還請來了中科院院士、毛烏素生態試驗站首席專家邵明安團隊,在專家的影響下,張應龍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了治沙專家。
“治沙的核心就是保水,管得住沙,保得住水,樹木成活率就高。”張應龍先后與中科院地理所、中國林科院、中國農科院以及國外的科研機構展開合作,圍繞毛烏素沙地綜合治理等課題,在他所承包的荒沙區進行開發研究。
張應龍種樹有妙招,不“澆水”也能活。他的妙招來源于土壤專家邵明安院士的一項科學研究:水動力學土壤技術。“我研究的領域是土壤科學,而張應龍把我的科學研究應用并實踐。”邵明安扎根黃土高原,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了毛烏素沙地的“生態密碼”——核心就是通過保持植被生長和土壤供水能力的平衡,保水減少蒸發量。這一項技術,為張應龍造林解決了大問題。
科學研究+實踐碰撞出火花,給毛烏素沙地鋪上了綠色。通過多年的合作,張應龍承包的42.8萬畝荒沙變成了森林、牧場和良田。
如今,毛烏素的沙地雖然已經被控制和改善,但還有亟待提高的地方,石長春對這里的治沙現狀始終保有清醒的認識。“目前,沙區生態環境建設水平仍處在初級階段,人工植被群落結構急需人為調整干預,生態系統穩定性還有待提升。”
咬住治沙的這股勁兒,不能松。
和諧共生:從“陜北窮山溝”到“塞上好江南”
高西溝村新貌。 人民網記者吳超攝
綠進沙退生態好,榆林米脂縣高西溝村最有代表性,昔日生態文明老“典型”正在發生新變化。
“山上光禿禿,溝里亂石頭。年年遭災荒,十年九歉收。”昔日的高西溝貧窮落后,自然環境惡劣。
72歲的老民兵連長高錦仁是當年治山、治溝的“闖將”。“水冷浸骨寒,清淤不畏難。40座山、21道溝,建成高產農田777畝、淤地壩121座、蓄水池7個、水庫兩座”,高錦仁對這些數字爛熟于心。
高西溝的生態治理是黃土高原上的生態樣本,“如果黃土高原都像我們村,那黃河的水就變清了,大家的錢袋子也就鼓了。”高錦仁笑著說。
作為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先行者,高西溝村村民通過苦干實干,將一個生態環境脆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的窮困山村,變成了今日“高山松柏連成片,陡坡牧草綠油油,水庫清澈映青山,平展壩地喜豐收”的“塞上江南”。
從高空俯瞰,高西溝披上了一層“綠衣”。 人民網記者吳超攝
“水不下山,泥不出溝”。行駛在高西溝村的旅游山路上,目光所及之處,綠樹成蔭,果樹成林。高西溝村黨支部書記姜良彪說,現在的任務就是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繼續做亮生態這張金字招牌,發展鄉村旅游,發展農村電商,我們村的土特產就不愁賣了,去年僅蘋果收入就超過100萬元哩!”
黃河岸邊,佳縣王寧山村棗樹正綠。
生態改善了,雨量增加了,對于佳縣的紅棗卻不利。
“紅棗成熟期經常遭受秋雨,致使紅棗裂果、減產,大量棗子爛在地里,看著可惜啊!”面對生態治理中出現的新情況,王寧山村駐村第一書記杜軍鋒打破傳統觀念,創新紅棗產業鏈條——紅棗釀酒。
在王寧山村支書張寶寶家里,紅棗酒甘洌飄香,妻子正在釀酒作坊里忙活。“20斤紅棗可以釀10斤原漿酒,1斤原漿酒能賣到50元。就憑這個,去年我家的收入超過了20萬元!”張寶寶掰著手指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王寧山的紅棗種植業又“紅”了起來。目前,村里像張寶寶這樣的紅棗原漿酒加工作坊已經超過100戶,年生產能力450噸左右。棗農的素質也得到很大提升,從以前只知道種棗樹變成了既懂技術又會經營。
從毛烏素沙地腹地到黃河岸邊,治沙帶來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正在凸顯。
轉型發展:從“資源型城市”到“塞上森林城”
榆林煤炭、天然氣資源富集,是國家能源重化工基地,也是治沙的重點區域,生態脆弱和資源富集矛盾突出,如何破解?
資源型城市要實現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陣痛是難免的。離開經濟發展抓生態保護是“緣木求魚”,難以持續;脫離生態保護搞經濟發展是“竭澤而漁”,貽害無窮。
榆林人的認識很清醒:雖然現在生態環境有了顯著改善,但“顯著”是相對自身的過去比較,“改善”是針對本身的薄弱而言,局部改善、整體脆弱仍是基本現狀,必須加快補齊歷史欠賬。
地處榆陽區的榆林沙漠國家森林公園。 人民網記者吳超攝
“塞上森林城”提質增效要全民參與。李和平,神樹畔煤礦總經理助理。據他介紹,神樹畔煤礦認領了2200畝造林綠化任務,總投資約2300萬元。這種由企業認領造林綠化工程項目的生態補償模式正在榆林探索實施。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新時代榆林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著力構建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相互協調的體制機制,堅決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和做法,久久為功,建設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范區,在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同時,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綠色化’水平,給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榆林市委書記戴征社這樣表示。
按照榆林市委市政府的定位,榆林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形成經濟結構優化、發展動力轉換、發展方式轉變的綠色發展態勢,加快破解資源不斷開發帶來的新矛盾新問題,打造綠色發展的“榆林樣板”。
如今,榆林沙地森林公園成為當地人假日郊游、觀光的好去處。風吹湖面泛漣漪,拂動草木聲簌簌,好一派悠然風光。春賞花,夏摘果,秋觀葉,冬踏雪,成了榆林人新的生活內容。
千年沙海變身綠洲,靠的是干部群眾70年永恒的堅守。茫茫塞上,一片片的樟子松蒼翠挺拔,而這一片片郁郁蔥蔥的綠色,已經成為榆林的底色,為當地轉型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