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黃扣)今年以來,漢臺區把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作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金鑰匙”,精心組織推動、系統謀劃實施,有效推動鄉村面貌煥然一新、鄉村產業蝶變升級、鄉村治理效能提升,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聚焦特色優質抓實鄉村產業
近日,走進老君鎮新興村辣椒種植加工烘干基地,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烘干、打包辣椒。近年來,老君鎮大力發展辣椒產業,形成了集育苗、種植、收購等為一體的辣椒產業鏈,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今年收獲的辣椒預計能帶動周邊20余農戶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增加村集體收益9萬元以上。”基地負責人齊興翠介紹說。
該區全要素聚焦、全產業推進,大力發展鄉村產業,以實施有機農業培育、品牌農業培優、設施農業提升、智慧農業推廣、觀光農業精品“五大行動”培樹發展“五個農業”,高質量推進糧油、蔬菜等7條產業鏈建設,持續提升農民和村集體經濟收入。
今年1至8月,全區新發展設施蔬菜1000畝,觀賞魚養殖195畝,新建食用菌生產線2條,糧食、蔬菜、水產品總產穩步增長。上半年全區一產增加值增長3.5%,位居全市第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4%。
聚焦塑形煥顏抓實鄉村建設
“現在,村上環境衛生和以前相比變化很大,家家戶戶都能自覺把房前屋后打掃干凈,村上還有專門的保潔隊,環境干凈整潔,住著更舒心。”對于近年來的變化,徐望鎮吳家營村保潔員吳小彥感觸頗深,她每天都會準時打掃村里的衛生,按照類別集中收集垃圾,再由垃圾轉運車轉運。
如今,漢臺越來越多的鄉村像吳家營村一樣,村容村貌實現穩步提升。該區從人民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入手,推動全區村莊實現干凈整潔。
探索推行農戶自愿按標準改廁、政府驗收合格后補助到戶獎補模式,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改廁,全年完成整村改廁795座,全區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7.3%。分類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級污水處理站等5種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模式覆蓋10個鎮街45個村。持續推進“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共配置各類垃圾轉運車425輛、垃圾收集點1700余處,全區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覆蓋率達100%。
聚焦服務提升抓實鄉村治理
楊家山村一組村民張小平、楊漢林兩戶剛獲得了9月的“人居環境示范戶”榮譽。“現在實施的‘積分+村集體分紅’的治理模式極大地提升了我們打掃衛生的積極性。”自自今年四月楊家山村開始實行這樣的鄉村治理模式后,村民們爭當鄉村治理的主人翁,形成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風。
堅持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該區積極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舉辦“四比兩爭”擂臺賽,持續鞏固拓展村黨組織書記全覆蓋能力提升,引導形成比學趕超濃厚氛圍。
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用好“一約四會”等群眾自治機制,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村級事務管理,提升鄉村法治、德治、自治水平。探索落實基層矛盾糾紛多元預防化解“五個堅持”,劃細劃小微網格625個,成立法律明白人調解室,辦理民生微實事100余件,全區鄉村治理格局得到顯著提升。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