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漢中資深攝影家張紀平攝影作品集《蜀道:自行車下的往事》發布座談會在張寨王蓬文學館召開。國家一級作家二級教授、原陜西省作協副主席、漢中市文聯主席、作協主席王蓬,中共漢中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理論講師團團長宋瑜等30余人參加會議。
座談會由市環保局原局長紀明主持。會上,王蓬先生對到會眾人表示歡迎,對張紀平攝影新著出版發行致賀!王蓬說:“一幅幅熟悉的自行車景象,頓時把人帶入已經逝去的歲月。那是幾代中國人的記憶。自行車仿佛馱著一座座熱鬧沸騰的山鄉集市。從某種意義上說,鏡頭記錄的是一個壓抑已久的正積蓄力量準備騰飛的時代。”
張紀平講述了他攝影藝術創作歷程和感悟。張紀平曾40年供職于漢中市公路局,他是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民俗攝影協會、中國藝術攝影協會、陜西省攝影家協會等會員,從事攝影近半個世紀,先后有千余幅新聞紀實攝影、藝術攝影作品發表于《人民日報》《中國攝影報》《大眾攝影》等報刊,近百幅作品在各種攝影競賽中獲獎。《108國道不堪重負》《“囚籠纜車”盼一橋飛架》《鎮巴人民盼修路》等攝影作品在中、省媒體刊登,引起省交通廳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002年6月深入遭受特大洪災的佛坪縣,抓拍近萬名公路人和農民工搶修國道的奮戰現場,留下了大量歷史資料。
漢中市攝影家協會主席、陜西理工大學副教授黃曉洲點評說,《蜀道:自行車下的往事》以自行車為符號能指,借助天象、地象以超現實的直接攝影手法,對畫面視覺要素審慎把控,記錄故鄉生活的溫情,抒發現代化進程中城鄉生活消逝的惆悵。不僅是攝影作品,更是一部反映時代精神的佳作。
市作協副主席丁小村、漢中日報社副社長徐康清、漢中廣播電視臺副臺長彭健、陜西理工大學公共藝術中心主任李大慶和文化界人士賈連友、李振峰、黃建中、伍宏賢等在座談會上發言。
大家充分肯定了張紀平攝影藝術和作品的意義作用。一致認為“照片無言,歲月有痕。”他的黑白照片自帶滄桑,作品表現了一種“時間之外”的恒久之感,對觀賞者帶來情感上的共鳴和心靈上的撞擊;作品達到了紀實性與藝術性高度統一。其作品集當屬值得觀賞和保存的歷史資料。
漢中籍作家、北京市政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楚劍峰,參加了座談并發言,對張紀平攝影作品予以充分肯定。
宋瑜在講話中,對張紀平攝影新著出版發行表示熱烈的祝賀,感謝作者為漢中公路事業的發展奉獻了青春和汗水,感謝廣大公路職工長期以來為改善漢中公路交通做出的巨大貢獻!他充分肯定并贊揚了作者的攝影藝術成果及作品蘊含的社會文化價值。
會上,張紀平向王蓬文學館贈送了攝影集。
柳曉明(漢中市委宣傳部原副部長)、黨濤(知名攝影家、漢中市財政局原局長)、王麗紅(漢中石門水庫管理局紀委書記)、蘇志奇(攝影家、漢中市交通戰備辦公室主任)、紀明(攝影家、漢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攝影及媒體人士薛婷、彭勃、李俠、石秀全、譚景文等參加了座談會。(文/圖?景文?白建國)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