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罐茶,是略陽縣的一種風味早餐,世代流傳于山村民間,本為氐羌人的生活習俗,現已成為地方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作為傳統茶點飲食,略陽罐罐茶分為水泡茶、油炒茶、面罐茶等幾種類型,其中以面罐茶最為出名。
初秋的清晨,來一碗略陽罐罐茶暖暖心。略陽罐罐茶,不僅僅是一種地方小吃,更是一種情誼與文化的融合,是一種溫暖的情懷。初秋,早晚已經開始小冷了,而清晨的火塘邊,茶罐里的茶汁開始沸騰開來,屋子里彌漫著濃濃的香氣,烤饃架上烤的焦黃的饃片。傳說,罐罐茶乃古羌族的遺風。有民間歌謠道:“東南路里水泡茶,城西兩路(大、小西路)面罐茶。北路河里油炒茶,熬茶的罐罐雞蛋大”。這“面罐茶”和“油炒茶”是略陽罐罐茶中極有代表性的兩種飲茶風俗。
關于罐罐茶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傳說,唐朝丞相權德輿回略陽省親。鄉親們為他熬制了罐罐茶。他喝了爽口的罐罐茶,認為鄉親們的日子過得挺好,十分高興。臨走時,他發現嫂子在抹眼淚,十分詫異。問其真相,原來是左鄰右舍你拿一點黃豆、茶葉、面粉,他拿一點核桃、臘肉等集在一起做的罐罐茶。到了興州(略陽古稱興州)縣衙后,他怎么也吃不下大魚大肉,用略陽罐罐茶勉勵縣官勤政為民,為民謀利。回到京城后,他還常常以罐罐茶自勉,依然保持了清正廉潔,忠君報國的風范。
略陽古代為白馬氐族的東境地,當地人飲食以牛、羊肉為主,經常過著游牧生活,罐罐攜帶方便,隨時隨地就可熬茶解渴充饑,既耐饑又易于消化,所以倍受青睞。清代王士雄著《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風寒感冒,頭痛身熱,核桃仁、蔥白、細茶、生姜杵爛,水煎服,汗出而愈。”新中國成立前,山區缺醫少藥,民間遇有風寒感冒,頭痛腦熱,常以罐罐茶治療。
至今,略陽山區的家家戶戶堂屋里都有一個火塘,吊一只大鼎罐,煨兩個陶瓷罐罐。全家人圍著火塘烤火,現燒現喝罐罐茶,有滋有味,其樂融融。
熬制罐罐茶首先要準備調料,女主人要先在火塘上炒好雞蛋、核桃仁、麻花,油炸黃豆、豆腐丁、土豆丁、臘肉丁、鍋巴、瘦肉丁等,這些都是農家的土特產,用時十分方便。備好料后,烤上饃,煨起罐罐燒茶,一個罐里熬上茶葉、生姜、霍香、茴香、蔥節、大蒜。一個罐里煮上水,倒入糊狀面湯,添上熬好的茶葉、姜、藿香水,微熬20多分鐘倒入碗中,看上去釅釅的、濃濃的,不糊不淀,呈紅褐色。灑上香脆的調料,透著濃濃的清香。肉丁沉在碗底是第一層,雞蛋漂在第二層,豆腐丁、洋芋丁處在第三層,核桃仁、鍋巴浮在第四層,表面是麻花、黃豆等蓋在第五層,堪稱“略陽五層樓罐罐茶”。食用時,喝了一層又一層,回味無窮。這種調料在烹制中十分考究,一定要把握好火候。否則,調料要么炸得過干,浮在表面,要么火候不夠,沉到碗底,就喝不出“五層樓”的感覺。
據當地人介紹,他們每年殺兩頭豬,其中一頭豬的肉和油就是在每天的茶罐中耗去的。難怪,略陽人如此喜愛罐罐茶,并贊譽為:“鄉土風味罐罐茶,略陽城鄉不離它;清早起來掛頂鍋,柴棒樹根火架大;水倒半罐放茶葉,面拌調和清油下;茴香、藿香、生姜加,邊煮邊調油鹽茶;一人一碗放調料,臘肉、核桃、雞蛋花;火烤干饃香又脆,肚飽心暖精神佳。”
正在給罐罐茶加底料(圖片由漢中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火塘里烘烤饃片(圖片由漢中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熬制好的罐罐茶(圖片由漢中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在火塘里熬制罐罐茶(圖片由漢中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熬制罐罐茶調料(圖片由漢中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罐罐茶底料(圖片由漢中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